欢迎光临~ 常州市爱斯艾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
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:

13861226621

行业新闻

内卷化陷阱:中国制造业的自我消耗与轴承行业的困局

  中国制造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内卷化困境。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.3%,

利润总额增速连续五年低于营收增速,这个悖论折射出制造业正陷入"增产不增收"的恶性循

环。在内卷式竞争的裹挟下,行业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泥潭,企业被迫在价格战与产能扩

张的死胡同里艰难求生。


一、制造业内卷化的三重绞索

  价格战已成为制造业的常态,某省机械行业协会统计显示,近三年产品平均降价幅度达

18%,但利润率却从7.2%骤降至3.5%。这种自杀式竞争导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8年的2.1%

降至2022年的1.6%,低于全球制造业平均水平。当技术升级让位于成本比拼,产业升级的通

道被彻底堵塞。


  产能过剩的阴云始终笼罩着中国制造。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在70%以下,光伏组

件价格十年间暴跌80%,这种非理性扩张导致社会资源巨大浪费。更危险的是,企业为维持生

存不断举债扩产,资产负债率突破60%警戒线的企业占比已达34%。


  技术创新陷入停滞困境。某省专利局数据显示,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中,外围技术专利占

比高达78%,真正突破性创新不足5%。当企业将研发投入的60%用于外观改良,产业升级就变成

了空中楼阁。


二、轴承行业的内卷化解剖

  轴承行业正经历着"高端失守、低端混战"的双重挤压。国内企业占据着70%的低端市场,

却仅获得行业总利润的15%。洛轴、瓦轴等龙头企业的高端产品市占率不足10%,而SKF、舍弗

勒等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壁垒垄断着精密轴承市场。


  价格战在轴承行业呈现病态蔓延。普通深沟球轴承单价从2015年的3.5元降至2023年的1.8

元,降幅达49%,但原材料成本却上涨了23%。这种倒挂现象迫使企业采用劣质原材料,某地抽

检显示30%的轴承产品存在寿命不达标问题。


  技术代差正在形成断崖。国内企业仍在攻关P5级精度轴承,而国际先进企业已实现P4级产

品的批量生产。更致命的是,德国舍弗勒集团在新能源汽车轴承领域申请了147项核心专利,

构建起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。


三、破局之路:超越内卷的产业重构

  破解内卷需要重构产业生态。日本轴承产业集群的经验表明,通过企业分工协作,形成"专

精特新"的雁阵结构,可使产业集中度提升40%的同时降低研发成本35%。沈阳机床集团的"共享

工程师"模式,证明技术创新联盟可使研发效率提升50%。


  智能制造带来破局曙光。苏州轴承厂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后,产品开发周期缩短40%,能耗降

低28%。当行业整体智能化率突破60%,将释放出8000亿的效率红利。


  政策引导需要精准施策。德国"隐形冠军"培育计划显示,针对性税收优惠可使中小企业研发

投入强度提升3倍。建立行业技术路线图,设立原始创新补偿基金,或许能点燃产业升级的火种。


  当内卷的齿轮开始咬合,中国制造业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。轴承行业的困境折射出整个制

造体系的深层矛盾,唯有打破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式,构建创新驱动的生态系统,才能走出"越努

力越贫穷"的怪圈。这场转型升级的突围战,关乎中国制造能否跨越中等技术陷阱,真正迈向全

球价值链高端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轴承行业内卷影响

导航栏目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盛先生

手 机:13861226621

邮 箱:asal@asalbearing.com

公 司: 常州市爱斯艾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

地 址: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竹香路10号